急性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出逃女人苏敏,驾驶她的车百家故事 [复制链接]

1#

本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50岁阿姨自驾游」的苏敏出走已经快两年了,在路上,她遇到了不少和她相似的女性,但和她不一样的是,她们都回家了。而她还在车上。

文|谢梦遥

编辑|槐杨

图|苏敏微博(除特殊标记外)

不一样的故事

旅程的第天,我在武汉搭上了苏敏的车,往重庆而去。

苏敏是个和蔼的小个子女士,长着一张圆脸,笑起来能看见门牙间的牙缝。在一个秋天的日子里,她开启了一场「出逃」,继而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觉醒者」形象。她的自驾游之旅,成为无数被婚姻与母职捆绑住的女性所向往的生活。

她计划两天内要赶到重庆。车是一辆白色的大众Polo,这里是她的移动的家。我所坐的副驾,是她花了一番功夫腾出来的位置,平时这里摆满了杂物。后座空间也塞满了,行李抵到了车顶。

车快没油了。和我说话时,她突然停下来,盯着手机上的地图。「糟糕,糟糕,糟糕。」她连声说,原来是错过了下高架桥去往加油站的出口。一心无法二用,这就是她开车素来不听歌的原因,要专心听导航。我们继续聊了几分钟,然后发现,她又开错了。

苏敏不走夜路。黄昏时,我们在一个名叫「高坪」的小镇落脚。她一般睡在车顶帐篷,我为她在宾馆定了另外一间房。吃完饭她就急急忙忙上楼要直播了。几分钟后,她已经坐在三脚架支起的手机前和粉丝娴熟地打招呼。生活中她是个急性子,开车也是这个风格,特别喜欢抢缝钻道。

在直播中,她会说些让女人们大呼过瘾的话:「男人是靠不住的。」她鼓励女人们大胆做自己。更多的时候,她展现的不过是一个旅行达人的穷游生活。纽约时报把她称为「中国女权主义偶像」。她并不那么看。「我就是做了我自己想做的事儿而已,给咱们同龄的姐妹们活成了她们想要的样子。」她说。她也否认离家出走与勇气的关联,只是想着「离开那个地方会很开心」。

苏敏

一百年来,「出走」一直是中国女性的重要意象,诸多女性加入其中,结局各异。苏敏也进入了「出走」的行列,但她从来不想拔高什么。

「我们不想过多地去渲染。因为女权在中国某些人的眼中,它不是一个好形象,这是我的理解。」苏敏的女婿刘伟伟对我说,「但是我们毕竟代替不了她,她具体什么想法,可能完全不一样。」他销售出身,现在是苏敏的经纪人。

苏敏有自己一套行事方式,「我这个人从来不受任何绑架」。她不会按照提问者预设顺着说下去。比如谈到她钟情读穿越小说——这在她的同龄人里比较少见,她最喜欢的一本叫《天医凤九》——我问是不是和她原来家庭生活的苦闷有关,她承认了苦闷却否认了关联,「就是消遣,我这个人喜欢文学,多看点这些东西,感觉和别人说话能想到的词语更多。」

让苏敏进入她不熟悉的话题领域的那些尝试会遭遇挫败。纪实视频团队「5楼编辑室」跟拍时,邀请她观看一个女性题材的韩国电影。编导吴明敏告诉我,她在剧情中看到系统性困境,女性在职场里的隐形天花板、同工不同酬以及许多男性不易察觉的痛苦,而且主人公与苏敏都是母亲,能打开很多话题。但年出生的苏敏对《82年出生的金智英》,毫无兴趣。在吴明敏坚持下,她才看了电影。看完她说:「我不喜欢这个女的这种性格,有点造作了。」

我和苏敏谈起那次观影,她似乎透露了她真正介意的是什么。

「你凭什么拿她和我来相比?她老公对她那么好,生怕她受到伤害,这样的人跟你在一起多幸福。她有什么理由去抑郁,她有什么理由?」她在谈片中的女人,但落点在自己身上。「她老公一人养活她,把所有的钱都给她,又不是像我们一样不给家里生活费。妈妈对她那么好,就婆婆偶尔挑点事儿吧,但是也并不是说多么地排斥她。」

她的情绪渐渐激动。「她有啥权利,自己因为想去工作,就抑郁了?她有啥权利?所以你叫我看这个,我感觉简直是没什么意义。」

她与她的故事是不一样的。

三个要素

把车开上路,至少需要三个要素,驾照、车、出逃计划。让我们一件件谈谈来历。

首先是驾照,三要素中苏敏最早拿到的。那是年,她弟弟在广州开家具厂,喊她过去帮忙。每次出门买材料骑个电动车不方便,厂里有辆小破车,弟弟就让她学个驾照。50岁的人学车是不是太晚了?她迈出了这一步。她是驾校里年龄最大的学员。每个科目都是一次通过。

在弟弟的厂里干了两年多,女儿结婚,她才回郑州。因为是给弟弟「帮忙」,再加上厂子经营不善,当然是没有工资的,「在那儿苦哈哈的,东西都不敢买」。所有人都觉得天经地义,连苏敏母亲都这么想,「他们感觉我是老大姐,我就应该帮他们。」她本也视为正当,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内心才滋生一些不满,「我也有我的家庭,我也不是我一个人」。也不能说一分钱没有,女儿结婚,弟弟给了一万六的礼金。

这种照顾贯穿她的过往。她是长姐,下面有三个弟弟。母亲重男轻女,好吃好穿的先给儿子。弟弟还没工作时,她在化肥厂当工人,每月工资要悉数上交家庭。

但至少她拿到了驾照。「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苏敏说,「不要老想着它坏的一面,它也有好的一面。」

然后是车。她在年拥有了这辆价值十万元的两厢轿车。她喜欢车。她掏出一万元积蓄,女儿又给了三万,交上首付。之后她拿着当时一千多元的退休工资,同时在超市打工,合到一起才能还上每月车贷。分期两年还完,刚好赶上女儿怀孕,她没再工作,接下来的几年都在照看孩子。她一生没存下什么钱,车是她最大资产。

这就牵扯出另一个话题,她和丈夫财务上是独立的。女儿出生后,她做过一段全职主妇,丈夫给生活费,要和她算账,限制她的花销,还经常被怀疑。母亲从未理解她,丈夫是她自己挑的,没有不归家又没出轨,「我妈总说,他除了有点抠,心眼也不坏」。和所有那些在家庭中承担不对等义务的妻子一样,她是免费保姆,失去自我,没有尊严。不堪忍受,那就出去找活。她进过工地,做过裁缝,扫过马路,送过报纸。经济上自然而然变为AA制。哪怕她上高速用了丈夫办的ETC,丈夫也管她要钱。

最后是出逃计划。年底,她在网上看到一个离婚女人的自驾游视频,她被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吸引了。她打算一旦双胞胎外孙上了幼儿园,就出发。不要说自驾,她坐飞机旅游经历都非常有限,唯一那次还是祖孙三代去威海,「完全没有放开去玩,心思都是看着孩子」。为此,她进行了漫长的筹备,大量阅读自驾游攻略。她知道她的经济能力不可能常睡旅店,于是网购了一款多元的车顶帐篷。便携式煤气罐、迷你冰箱、太阳能蓄电池等户外装备一件件寄到家里,她花了积蓄的一半完成这些采购。

苏敏的汽车后备箱放置着出行物资

去哪里不重要,离开才重要。让她离开家的真正原因,是家本身。她的婚姻像一潭死水。夫妻几乎不交流,就是搭伙过日子。她洗衣,做饭,承担家务,每天就像电影《土拨鼠之日》,重复,乏味,困在一个地方无法前进。很多年前,他们就分床睡了。女儿外地上学时,俩人一人一间房,女儿搬回来,夫妻就买了上下铺。女儿婚后搬走,他们继续分房睡。女儿生了孩子,老俩口过去帮忙,又回到上下铺。「我俩合不来就是合不来。」不用遮掩,她的亲戚朋友们都知道,苏敏说,「到你家一看上下铺,还用讲?不用讲。」

还是那句话,不要老想着坏的一面。「虽然历经很多不愉快吧,但是最后促成我走上这样一条路,也是他的一个激励。毕竟都是有利有弊的,有反有正的。不要去抱怨。」苏敏对我说。

从一开始,她的计划就是公开的。丈夫不以为意,时不时打压下她,「你出去不了几天就得回来。」女儿女婿表示支持,帐篷就是女婿安装在车顶的,他还阻止岳父拔走车上的ETC卡。女儿买了一大盒化妆品供她路上用。

启程

年9月24日,是她选定离开的日子。所有人都有心理准备。丈夫很早起来就打乒乓球去了,那是他的挚爱。女婿去上班了,顺便送两个孩子去幼儿园,她给他做了早餐。只剩女儿送她。

「啥都没想,我就想着赶紧走。」苏敏回忆出发一刻的心态。没有忐忑,没有不安,在她的描述里,没有任何复杂的情绪,只有「兴奋」。

她身上带着一万多块钱,只有一个大致的目标,去成都找老同学玩,这也是女儿的建议,先从熟悉的地方开始。从郑州出发,沿着国道,走到哪儿是哪儿,开了不到两百公里,天色还早,她决定停在小浪底景区。毕竟第一次独立搭帐篷,她害怕弄不好,预留了大把时间。晚饭是一锅番茄鸡蛋面。按照网上攻略所说,景区门口肯定能遇到其他自驾游的人,果然,她看到了三辆停靠的房车,是几个四川人,往山东而去。晚上,房车旅行者请她过去喝酒,她没喝,和他们聊了聊天。

出发当天,苏敏录制视频图源网络

第二天早上,她买了糊辣汤就油条吃,由于不熟练,她花了一个小时才收好帐篷。她即将出发,旁边房车上的人才起来。「开房车的都起来得很晚。」她总结。

她没有进去景区游玩,只在外面拍了照。这奠定她旅途的基调,不花门票。她尽量走免费的国道,这样也能随时停下看风景。她开到三门峡,在市区一个公园的免费停车场停下来。接下来的两晚都住在这里。到夜里,下起了雨,整片场地只有她一辆车。

关于那个孤独雨夜的感受,后来有了两种版本。她女儿杜晓阳对我讲述的版本是,半夜里,苏敏听到梯子响动,感到恐惧,害怕有坏人爬梯子。她睡不着了,起来坐了一个多小时,慢慢聚积勇气,才把帐篷打开,发现原来是梯子的卡扣松了。怕女儿担心,她过了一段时间才告诉女儿这段经历。「她是真的害怕有人爬上来。」杜晓阳说。

但在苏敏的版本里,恐惧是从来不存在的东西。从第一天就没有,整个过程都没有,「我真的不害怕,我胆子太大」。她说别人爬她帐篷图啥呢,「你一没钱,二没财,三没色,谁管你。」万一遇上精神病呢?「哪那么寸,哪那么巧啊。」她甚至对我说,真有个黑影过来就好了,「拍个视频,还弄个悬念,多少人看!」

她继续前行,到了西安。在那儿停了几天,每天背着包坐地铁去回民街逛逛,吃特色面食。其中有两天她哪儿也不去,躺在帐篷里休息,洗洗衣服做做饭,和其他旅行者聊聊天。国庆节到了,高速公路免费,直接上路奔成都而去。接下来的20来天,她住在同学空出的一套房子,还抽空去了趟重庆找另外几个同学玩。

在成都,她去参观一个房车展——不是奔着买车去的,她没有那么多钱,就是想拍一点介绍房车的素材,放到她的自媒体上——她认识了一个户外组织,他们正好要搞一场房车云南行。于是在旅程的第35天,她加入了,全团30多辆房车,就她一辆小车。

故事就是这样发展的,最初她只是想看望同学,然后她加入了一个房车旅行队伍,在这过程里,她学习找露营地、找路,户外经验越来越丰富。她坐在车门上收帐篷,十几分钟就利索搞定。

依照她的说法,她从未感到过寂寞。房车上的人几乎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出游的,她毫无羡慕,「那是人家的命,跟我有啥关系」。总有人围着她问这问那,对她睡车顶帐篷感到好奇,其中也会冒出一些刺耳问题,她无所谓,「随便看,这是人家的权利,你不想让人家看,你躲在家里。」对于外界某些人用「出逃」「抛夫弃女」来形容她,她表示,「我就是我,我就是这样的人,不在乎所有的东西。」

她曾确诊抑郁症,需要每天服用希泰乐与解郁丸,但是到了云南后,她把药停了,她感到不再需要。她在家经常失眠,但出来这一路,她说自己休息得很好。

在这段苏敏对我(以及对大多数媒体)讲述的故事里,她是个异常强大的女人。但这段故事有一个问题:人只是行动者,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缺少负面情绪。动机、态度、愿景这些东西并非没有,却是单一的。她深层次的内心世界似乎并未展开。

图源视觉中国

引爆点

我原本不会知道苏敏,你也不会。在成都停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让她有了进入公众视野的机会。

苏敏很早就玩自媒体了。当她还在家时,她就拍过很多教人做辣椒酱、烹饪的视频。杜晓阳对此印象深刻,母亲曾问过她怎么剪辑,她忙着带孩子,没当回事。好像突然之间,母亲就掌握了那些技术,女儿非常惊讶。原来她购买课程自学,给视频配上了字幕与声音。

拍视频除了自娱自乐,苏敏还有一个念头,挣点钱。她看到百家号上有人靠发视频每月能赚上万。这也是促使她上路的原因之一。她知道,路上有丰富的素材。在家时,她拍过几十个视频,才积累了十几个粉丝。她叮嘱女儿女婿也点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