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狗
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早就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俗话说,狗仗人势。狗非常势利,眼睛尖、嗅觉灵,善于察颜观色,人前人后两个样。尽管早看清了狗是什么货色,连骂人也忘不了把狗捎带上,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急了跳墙、狗咬吕洞宾、狗腿子、狗改不了吃屎等等,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养狗爱狗,把它视为第一宠物,称之为最忠实的朋友。狗的无穷魅力在于天生奴性,会舔。它吃准了主人,只要讨得主人欢心,万事无忧也。看着乖乖摇着尾巴,撒娇谄媚、温情脉脉的狗儿,种种不良感觉立马飞到爪哇国去了。印象中电影《卡拉是条狗》中主人公有句台词,只有在它面前,我才感觉活得象个人样。这也是历史上一代代皇帝明知身边奸臣却又舍不得、离不了的缘故。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乾隆皇帝面对纪大学士的困惑,就讲了如此这般的一番道理。
时至今日,狗不但成了许多人家庭的一员,而且享受之待遇,有的比主人的父母还要好。狼是最难驯化的动物之一,永远与人类保持警觉和距离,保持着动物稀有的自尊,可如今人们只能到动物园里寻找它们的身影。而摇尾乞怜的狗们则家族兴旺,绵延不绝,新品种层出不穷。现在一些为了衣食无忧而甘愿被包养当情妇、做二奶甚至N奶的美女们,是否也属于一类新的宠物狗系列?
狗为什么喜欢缴媚献宠?一句话,能带来好处和利益。与狗的哲学相类,一些人比狗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人类吹拍跑送之术历久而不衰,不断发扬广大。南宋权臣韩侂胄曾建造南园于吴山之中,其中仿造的村庄院落,宛然田园景象。韩一次请人喝酒,指着竹篱茅舍说:这么多田野风景,只可惜缺少鸡鸣狗叫。没想到,不一会儿,就从树丛里传出了狗叫声。原来是一个叫赵师罾的人在学狗叫。韩哈哈大笑,一高兴封了个工部侍郎,时人称为“狗叫侍郎”。西汉时的*头郎邓通,因为汉文帝南柯一梦而平步青云。文帝患病生疮,脓水臭气熏人,连太子都嫌脏臭,邓通每日吮疮吸脓,反以为快。文帝感动不已,不仅加官为太中大夫,还赏赐蜀郡铜山,特许他可以铸币。从此,邓氏钱满天下,邓通成了“财过王者”的暴发户。时下一些公仆对大款俯首贴耳,唯命是从,与狗无异。谁对他仕途有利,谁能给他锦衣玉食,他就对谁唯唯诺诺,百般谀媚。一大款与哥们打*:我让某市长12点来,他就得象狗一样乖乖地来,决不敢12点5分到!当场一试,果不其然,一个电话过去,该市长即匆匆赶到。原因无他,喂熟了而已。
其实,对狗来讲,有奶才是娘。谁喂食听谁的话,故只见狗被卖来卖去,忠于的永远是喂它的新主人。狗饿极了或者有什么不满意,还会呲牙咧嘴,甚至反咬主人一口。有些人之所以甘做狗中狗,效犬马之劳,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成为人上人,甚至对主人取而代之。齐桓公宠信三个小人易牙、竖刁、开方,因为“易牙烹其子以适寡人之口,是爱寡人胜于爱子;竖刁自宫以事寡人,是爱寡人胜于爱身;开方父母死而不奔丧,是爱寡人胜于父母”,这三个家伙表面看很听话,比狗还忠心耿耿,可一旦桓公病重,即发动内乱,桓公只落得无药可医、无饭可吃、尸腐蛆生、国败身亡的下场。明代李鲁生、李蕃先后投靠当权的魏广微、冯铨、崔呈秀、魏忠贤,为一个个新主子奔走呼号,时号两人为“四姓奴”。而五代时期,历经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无论谁上台,都能见风转舵,居相位达二十多年的“不倒翁”冯道,更是道中高手。狗的命运往往是与主人联在一起的,当走狗的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主人得势,狗也威风,主人倒台,狗则丧家,成为人人痛打的落水狗。即使文种、韩信这种为主子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还是逃脱不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结局。这对于那些热衷于为狗、以狗为荣或羡慕向往渴望为狗的人来说,是不是也属前车之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