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集邮联老会长杨利民话ldquo邮 [复制链接]

1#
主治白癜的中心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19/5706537.html

邮友情深——怀念邮友杨振兴同志杨利民/书

我和杨振兴都是甘肃酒泉市肃州区人,是多年的邮友。

年春节,我和周立堂、聂汝喜、李宗李4人,合作举办了酒泉地区首次《新中国邮票展览》。周立堂是我中学的同学、好朋友,在地区行*公署办公室工作。聂汝喜是天津支边青年,在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李宗李是兰州人,地区民族文艺工作团的作曲兼打击乐师。这次邮票展览虽然规模小,但开启了酒泉集邮之新风。此后的年年初,在地区邮电局长邓汝喜支持下,成立了邮票公司,杨振兴同志担任了第一任经理。杨振兴是个热心肠人,又是个说干就干的急性子。他为打开业务工作局面,经常主动和我们交往,共同的爱好使我们成了邮友,这就是邮缘!

年夏,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酒泉地区集邮协会成立了。杨振兴是筹备的核心人物,我们常在下班后聚在一起研究协会章程、理事会选举办法草案,起草工作报告,推荐理事会候选人名单,确定了成立大会的时间和开会地点。在一个周六的下午,酒泉地区集邮协会成立大会在邮电局的会议室召开了。我被选为副会长,周立堂当选了秘书长。我们激动、兴奋,从此以后,酒泉的集邮者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开展活动的组织者和平台。就在这一年,酒泉地区集邮协会集体加入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我们都拿到了会员证,贴着自己的照片,盖着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钢印,感到无比自豪。我的会员证至今保存得崭新。这件大事就是杨振兴参加甘肃省第一次邮代会时办理的。这一阶段,酒泉的集邮热火朝天,集邮队伍迅速壮大,新邮发行宣传、各种形式的小型邮展、邮票交换等活动开展得很多,在这些活动中,处处都有杨振兴的身影,都有他提供的服务。

酒泉集邮热的出现,逐步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些中小学也开始组织集邮活动。这一时期,共青团酒泉地委陈伟副书记十分重视在青少年中开展集邮活动,她认为这是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教育青少年的大好事。于是我们酝酿成立酒泉地区青少年集邮协会,除了正常的程序性筹备工作外,杨振兴同志提出举办一次青少年集邮展览,增加影响力,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集邮。他奔走在各个学校,组织了一批专题邮集。我的儿子杨静在酒师附小读二年级,他编组了一部一框的小邮集《我爱北京天安门》。周立堂不仅做了指导,还为邮集补充了邮票。邮代会召开了,青少年代表欢聚一堂,选出了协会理事会,安排了工作,参观了自己的邮展,开得生动活泼,体现了青少年朝气蓬勃的特点。为帮助青少年集邮协会更好地开展工作,陈伟副书记和杨振兴经理担任了会长和副会长。我儿子的邮集得了奖,他非常高兴。在我影响下,父亲也爱上了集邮,祖孙三代都成了集邮者。十分难得的是这个邮代会照了一张合影,细心的杨振兴一直保存着,现在成了酒泉集邮史上珍贵的资料。杨振兴经理以他满腔的热情支持协会工作,关心帮助集邮爱好者,不仅公司业务迅速开拓,效益极大提高,得到了局领导的表彰奖励,也在广大集邮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威信,成为集邮者的知心朋友。

年我调敦煌工作,他又关心着敦煌的集邮文化建设。后来我调省上工作,交流到外省工作,调北京工作,和振兴的联系没有断过。每年回家乡探亲,他都会来看望我,虽然退休了,言语之间,对酒泉的集邮事业充满一片拳拳之心!毕竟他为之奋斗了多年,创造了一段难以忘怀的辉煌。年4月第七次全国邮代会上,我当选了会长。这是第一次由非邮电部门领导当会长,怕是来了个外行,集邮界议论纷纷。振兴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