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孩子学会坚持不放弃 [复制链接]

1#
李从悠 http://www.xftobacco.com/

让孩子学会坚持、不放弃

问题实录:

我家宝宝是个急性子,从小就这样,说做什么事,马上就会去实施,总是风风火火的。平时,我除了觉得宝宝耐心不足之外,没感觉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因此,我日常和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宝宝,没耐心是不好的,你应该凡事多想一想,再开始行动。”可能是因为有父母的督促,宝宝现在确实好了一些,在做一件事之前,已经有意识地会先思考一会儿,然后才开始。就在我心里暗自高兴宝宝已经意识到耐心重要性的时候,却又发现了另外一个让我不安的问题,那就是他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论多好玩的事,没一会时间就不想继续了。这也就算了,关键对问题的态度还太草率,面对困难最常说的一句话:“这个我弄不好,我不要做。”

有一次,宝宝要和他爸爸学习仰卧起坐的动作,学的时候非常兴奋,又是铺垫子,又是换运动衣。可是,当他试了几次坐不起来时,马上爬起来就要走,我问他:“宝宝,你不喜欢做运动吗?”他却说:“喜欢,但是这个我做不到,我不要做了。”我说:“你都没努力,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到呢?坚持一下试试看才知道结果呀。”他看看我,想了好一会儿,才说:“我不要做了。”我真是有些抓狂,我家的宝宝怎么会这样呢?一个不懂得坚持的孩子,以后上学了怎么办?工作了怎么办?我真是头疼死了。

问题分析:

应该说,这是很多孩子共有的特性,他们对一件事情持续的热情度与忍耐力不足,遇到困难习惯直接放弃。这并不奇怪,因为孩子智力发育与认知水平有限,其对自我把控的能力还达不到家长要求的强度。家长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应该从孩子具体的表现中去分析他到底是不是坚持的毅力不足。通常,一个不懂得坚持的孩子,会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做事情经常做不完就想离场,不能坚持到结束。

2.做事缺少计划,想到什么事就做什么事,想要放弃马上就放弃。

3.不理解为什么要再坚持一会儿,也不知道如何坚持。

基本上,造成孩子坚持毅力不足的原因就来自于,外界过多的干扰对孩子的目标产生了影响。这时,孩子会因为吸引自己的事情太多,生成不知做哪一样才好的想法。另外,家长的教育也有影响,比如孩子在一件事情中遇到了问题,出现发脾气、情绪不好的情况时,家长最惯常的解决方法就是立刻帮孩子把问题解决了,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都让孩子在内心形成无法坚持、容易放弃的习惯。

有研究证明,孩子是否能坚持是从3岁左右就开始显现的,到5岁左右时,坚持能力会得到更快发展。这时孩子会更有恒心地做一件事情,并为了得到长期的结果而以毅力来坚持。家长若能在此时根据孩子心理、性格等进行引导,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培养坚持的意识和毅力。

所以,当孩子要开始一件事情时,家长应该先衡量一下这件事对孩子的难度,他是不是有能力完成?又会不会太复杂而不适应这一年龄层的孩子?做事情总应该是由易到难逐步发展的,如果孩子能从小事情上开始坚持,那么就能感受到成就感,从而开始尝试对其他事也做到坚持不懈。

有调查显示,一般5~6岁的孩子能够坚持的最久时间,与拼40块拼图要花费的时间相当。家长可以按这个标准,来慢慢引导孩子对事物的坚持、锻炼他的毅力。

建议:

想要锻炼孩子的毅力,要进行科学引导,家长们可这样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1.给孩子一个合适的能够“坚持”的环境。

对孩子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同时接触许多事情,这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也就更难坚持将一件事做好。家长应该在孩子开始一件事的时候,尽量让孩子保有一定专注度。

有些家长会在孩子正专心做手工的时候,不断问“要不要喝水?”“这样坐着会不会不舒服?”“吃一点水果吗?”……这类的干扰行为,对孩子的毅力培养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孩子在专注做一件事时,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给他安静的环境,不要去打扰,使他全身心地专注。当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陶醉其中时,一般都不会轻易放弃。

2.身教胜于言教。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孩子的思想非常单纯,他们总是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受他人行为的熏陶。家长若能在平时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又身体力行地去贯彻,做每一件事都具备毅力、不轻易放弃,那么孩子就会很快在对“坚持”的概念有所认识。

比如,如果你每次总会将一件东西归纳在固定的位置上,孩子就会产生同样的意识,知道应该将事物按照规律摆放,用完后物归原处。而这种模仿会在孩子的思维中形成具体的印象,从而影响到他以后的习惯,比如习惯将生活、工作都打理的井井有条等。

这种成长中的逐渐影响看似力度不大,但日久天长家长才会发现,自己给了孩子什么样的引导。所以,要让孩子学会坚持,家长就不能轻易放弃。

3.适时激发孩子的恒心。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所有情感、行为、意识的认知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家长应该及时引导孩子,激发其内心的潜在坚持心理。

比如,当孩子在画一幅画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告诉他“慢慢画,妈妈相信你一定能画完的”或者“我相信你是最厉害的,肯定能画完”,这样,孩子在内心就产生了一个模糊的目标——想要画完一幅画。这种思想可以让孩子暂时脱离对其他事物的兴趣,从而努力用心去绘画。而且,遇到困难也是如此,及时、正面的鼓励,能够让孩子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样都可以为孩子对坚持的认知与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