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智商情商俱高陈赓两次修改副司令的电报, [复制链接]

1#

#军武风云录#

作者:老黄有话

年11月初,第四野战军挟衡宝战役大胜之势,陈兵湘、桂边。

陈赓兵团在广东歼灭余汉谋集团1个兵团部、3个军部、7个师,陈兵广东西部。

这就形成了四野和陈赓兵团南北夹击白崇禧集团于广西的有利形势。

趁热打铁,陈赓决定挥师雷州半岛,切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集团南逃海南岛的道路。

11月中旬,陈赓决定离开广州,将兵团指挥部前移到茂名。后因司令部到开平县以西的赤坎镇后,接到林彪的命令,滞留在赤坎,直到粤、桂边战役结束。

白崇禧是只老狐狸,此时他手上还有5个兵团,加上各地逃去的残部,共约17万人。

他的逃跑道路有两条:一是西去贵州和云南;二是南逃海外。

11月15日,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解放贵州省会贵阳市,白崇禧感到西去的计划难以实现。

同时,白崇禧认为解放军在雷州半岛上的兵力不强,故决定发动“南线攻势”,控制广东西部海岸,打开逃向海南岛和国外的道路。

他在动员令中说:“此次南路攻击,乃我生死存亡之关键,胜则大量美援立即可获,败则涂地。”

为此,白崇禧命令其主力张淦兵团向广西省的博白、陆川、玉林等地秘密集结,准备夺取雷州半岛。

同时命令鲁道源兵团的1个军在张淦兵团东面的岑溪县佯动,吸引解放军注意力,以掩护张淦兵团的南线攻势。

当时主席给第四兵团的任务是:应尽一切可能切断白军退往越南的道路。这就是叫陈赓沿着南疆兜击白崇禧集团。

但林彪于11月22日中午下令,调第四兵团北上岑溪,歼灭鲁道源兵团,只留1个师守雷州半岛入口的廉江县。

陈赓和郭天民都感到诧异,认为一个师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白崇禧几个兵团。

郭天民上将

如果雷州半岛的防线被突破,白崇禧集团在占领雷州半岛后,从海上逃往海南岛将很方便,歼灭它将很困难。

如果第四兵团在廉江一带堵住雷州半岛的入口,待第四野战军主力赶到,不仅可以歼灭鲁道源兵团,整个白崇禧部队都是瓮中之鳖。

陈赓认为,林彪的命令恰恰中了白崇禧的“调虎离山”之计,便向林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林彪决心不变,仍令各军按规定时间、路线出击鲁道源兵团。

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郭天民是个急性子,一看林彪的复电就火了,立即提笔亲自拟电给总部,措辞激烈。

陈赓看后笑了:“你这稿子完全是批评性的,感情太盛了。我们还是用建议的语气,由我来写吧。”

陈赓再致林彪的电文,除了重申上次的意见外,又提出:如上边计划不能改变,可否“用(临时归第四兵团指挥的)43军及15军合歼敌鲁道源兵团的第一二五军及五十八军,而以14军、13军两个军钳制敌三兵团及粤敌,以确保廉江”。

最后陈赓还退了一步,在电报结尾附了一句:“各军正待命出动,准备随时执行第四野战军命令。”此电同时报送了总部。

24日当天,主席就这个问题致电林彪、陈赓,指示第四兵团:

“主力似不要进入广西境,即在廉江、化县、茂名、信宜之线布防,置重点于左翼即廉江、化县地区,待敌来攻而歼灭之”。

郭天民看电报后非常激动,挥着电报大嗓门地说:“主席英明伟大!真理在我们手中!”

陈赓低声提醒他:“老兄,别这样激动,参谋们看见要笑的。”

实际上,参谋们都看见了,都笑了。

于是,陈赓布开阵势:把第13军摆在廉江县以西,把第14军摆在信宜县以南,第15军摆在信宜县以北,紧紧把守着雷州半岛的入口,专等敌人前来。

10年后,陈赓在《在祖国南部边疆的三次追歼战》中提到了这件事,但他回避了上述细节,只是笼统地写道:

“回忆这一战役,深感主席的英明伟大。当时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部署。这种部署是违背主席的战略方针的。如果按这种部署,白崇禧集团就会从雷州半岛逃跑了。”

11月25日晨5时,陈赓收到林彪发来的电报说:白崇禧在陆川的第一二六军突然向贵县撤退,估计主力将全部西撤。

因此,急令陈赓部队除第13军留原地不动外,即刻全线向西追击。

对于这一消息,部队都很兴奋,正待岀动,10时又接到林彪急电说:敌人仍按原计划向茂名进击,第一二六军西撤乃是该军后方向贵县撤退之误。因此,又令各军原地不动。

11月28日,白崇禧的主力张淦兵团果然来了,向第14军、15军阵地发起攻击。蒋军攻了两天,损失惨重,未能越雷池一步。

张淦兵团在12月1日受到第14军和第15军反突击时,余敌向广西省的博白县方向退去。

张淦与李宗仁合影

白崇禧得知夺取雷州半岛此路不通之后,改变计划,转向西南方向,打算从广西的钦州、北海等地由海上逃往海南岛。

陈赓了解白崇禧意图后,指挥部队沿海岸向西追击。

不料,在第13军离开廉江县、向西走了一天多路程时,白崇禧为拖住解放军,命喻英奇、沈发藻等部万余人乘虚占领了廉江县城。

陈赓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第13军继续前进。因为白崇禧主力已西进,截击其主力是当前头等大事,廉江残部可暂时丢下不管。

但指示还未发出,陈赓和郭天民就从报话机里听见第13军一名干部在给第38师下命令,叫他们回头去打廉江。

郭天民说:“既然他们已经给部队下了命令,就让他们回去吃这块送到嘴的肉吧!”

“不行!”陈赓坚持说:“这样的仗,在长江北面是可以打的。现在战略形势变了,不能再吃这块肉。13军必须继续前进,占领钦州、北海,挡住白崇禧的主力部队,那才是块大肉哩!”

接着,报话机里又传来陈赓给第三十七师下同样的命令。因距离远,声音小,兵团的报话机始终没能和第13军联系上。

怎么办?陈赓焦急地挥着手说:“算了,不要呼叫了!部队已经回头走了,再叫他们回来也赶不及了。现在赶快给我呼叫14军的李成芳。”

陈赓和14军军长李成芳讲:“现在白崇禧两个兵团离钦州还有里,你们14军离钦州还有里。你们的任务是要赶在他们前面到钦州,堵住敌人逃往海外的路。”

14军军长李成芳

“我算了一下,你们每天必须走里,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是你们必须做到。”

“公路少,你们要人休息路不休息。不要考虑前队、本队、后卫,谁能赶到前面就好。部队饿了就闪开路吃饭,让后面的部队往前走。总之,要交互前进,充分利用道路,不准停留!”

任务布置了,但部队连续行军,每天走里路究竟行不行?陈赓有些担心,就叫参谋们注意了解14军各师长接受命令后的态度,当得知各师接受任务都很坚决,他才放心了。

第14军向钦州前进,克服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忍受了极度的疲劳。

有个战士说:“走到最后两天,我的脚上满是血泡,一休息就站不起来,直想睡觉。可是,我想起要打胜仗,浑身的劲就又来了。”

第14军各部也开展了激烈的走路竞赛,后面的部队拼命向前跑,前面的部队也不甘心被超过。

大家边走边高呼:“绝不能叫敌人跑掉!”“追上敌人就是胜利!”等口号。

脚上打泡、腿脚走肿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部队你追我赶,一心向前。

蒋军走的里,是由北向南,有公路,有大道;解放军的里,是由东向西,要翻越南北向的山岳、河流,没有大道,小路也崎岖难行。

指战员身体不行的掉队后,后面专门组织了收容队。战士鞋子走坏了,腰上都挂着备用的新鞋,换上新鞋继续前进。

可是,骑马的团长、师长只是脚上一双鞋。马累死了,或者要给病号骑,人只得下来走路。

鞋坏了没有换的,听说有人用稻草绑在脚上追赶部队。为了赶路,有的部队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有的吃饭也不能休息,饭装在茶缸里边走边吃。结果,第一天行军就超过了里。

解放军站着吃饭

第14军先头部队刚过钦江,江水突然上涨,后续部队受阻,李成芳告急。

不过,很快就搞清是海水涨潮,倒灌钦江。陈赓说:“我知道,这一带的潮汐间隔不大。”要李成芳迅速将部队沿江一字摆开,变纵队为横队,潮水一落,一拥过江。

大约在零点时分,李成芳报告:部队已全部渡过了钦江。

此时,白崇禧已飞到海南岛,又乘军舰回到钦州湾。为安定军心,宣称第二天要亲自登岸指挥部队渡海。

郭天民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叫人马上告诉李成芳,准备活捉这条上岸的“大鱼”。

12月2日到5日,第14军按上级指示猛烈急进,4天前进了里,渡过钦江的第42师主力在第41师团配合下,协力围攻钦州城。

解放军追击逃敌

我军于12月6日19时发起总攻,经过激战,至7日凌晨1时结束。

这一战,我军算是吃了一块“大肥肉”,全歼白崇禧华中长官公署及其直属的炮兵第15团、工兵第15团、汽车团、警卫团、装甲车队、军官教导营及第六军一部,共余人。

同时,还缴获大炮42门,汽车余辆,其中有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轿车,连李宗仁代总统佩戴的宝剑也缴获了。

遗憾的是没有捉到白崇禧,因为他根本没有上岸。

歼灭了钦州之敌后,14军又挥师北上,在小董圩、大寺圩地区截住了白崇禧所有番号的残敌数万人。

12月7日晨,14军主力粉碎了他们的抵抗,俘虏近4万人,并与追击南下的第四野战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

第15军按照兵团的命令向广西省博白县方向前进时,一路歼灭了许多白崇禧的小股阻击部队,因此前进速度慢了。

陈赓通过报话机催他们快速前进,要求用小部队对付敌设置的阻击部队,主力部队绕过去迅速前进!

15军击溃蒋军第师后,于11月30日占领陆川县城。为截断黄杰兵团逃向越南的去路,陈赓再次命令秦基伟率部向西急进,直奔上思县。

这时,又接到林彪的命令,让第15军留在当地剿匪。

陈赓想,自从归林彪指挥以来,已经争了几次,这次不是原则问题,不好再争了。

于是他向秦基伟发出指示:“剿匪就要认真地干,你们要将博白地区张淦兵团的散兵游勇和土匪流寇一网打尽!”

秦基伟

由于部队高度分散,秦基伟用报话机直接指挥到营,嗓子都喊哑了。陈赓赞叹说:“无条件地接受任务,还如此认真地指挥,这就是纪律!”

第13军38师在返回廉江当夜就解决了战斗,歼敌0余人,粤桂边剿匪司令兼第师师长喻英奇被活捉。

12月6日下午,13军主力赶到钦州地区。这时发现黄杰兵团正向越南逃窜,部队迅速西进,冲上十万大山,追歼黄杰兵团。

解放军紧追不舍,但只抓住了黄杰兵团的尾巴,歼灭0余人,其余逃入越南国境。

广西战役的漏网之鱼——黄杰

至此,历时1个月零9天的广西战役胜利结束。白崇禧集团被全部歼灭。在这一战役中,第四兵团歼灭蒋军7万余人。

广西战役的胜利,实现了总部关于以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聚歼白崇禧集团于广西境内的作战计划,为解放海南岛和第四兵团进军云南创造了条件。

战役结束后,第四兵团于南宁开会,总结广西战役经验教训。

会上,该如何看待13军一名干部先斩后不奏、擅自掉头打廉江的行为,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

郭天民生性非常直,强烈要求追究这名干部“违背战役意图、擅自返回廉江”责任,亲自草拟了一份措辞强硬的追责电报。

陈赓看后摆了摆手说:“不,不能这样写。我们当时也没有料到白崇禧会叫喻英奇来这么一手嘛!”

陈赓还笑着对郭天民说,“歼灭敌人总是好事,是战斗积极性!他们好战,我们也应当给他们点机动性。”

于是,陈赓摘下眼镜擦了擦,重新戴上,用笔把电报稿仔细改成:“蒋军两个师占领廉江,13军主动出击,歼敌大部,活捉匪首喻英奇。”

陈赓两次改郭天民的电报,也让人从中领略到这位战将的智商情商之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