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小帮手 米饭的妙处在哪里
米饭,它一直是美食中不太起眼又不可或缺的。怕他的人见它就躲,生怕一吃就胖。吃米饭是不是导致发胖的元凶?一碗米饭到底有多少热量?想吃米饭又不要发胖,该怎么选择?让我们从头开始重新认识每天都在吃的饭饭们吧!
每天都在吃米饭,还用得着重新了解它吗?必须说:很有必要!因为很多人都觉得米饭除了碳水化合物没什么营养,甚至有人认为它是比汉堡、牛排更容易导致肥胖的 瘦身天敌 ,而实际上,它比你想象中的要好太多了。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米饭吧!
米饭有什么营养?
碳水化合物70%、蛋白质7%-8%、脂肪1.5%-1.8%、硒、钠、铜等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吃100克米饭得到些什么?
168克左右的热量、可供给你至少4小时简单活动所需的热量、很好吸收的谷类蛋白质、珍贵的好脂肪 亚油酸、让你皮肤美美的维生素C、让你睡得好的维生素B族。
看一眼就知道你吃了多少
餐厅里松松的一碗 100克 168卡热量
正常的家用碗一碗 150克 252卡热量
盒饭的快餐盒一盒 250克 420卡热量
常规大小的寿司 15克 25卡热量
米饭是减肥好帮手
kins的研究并推广起来的阿金饮食法(atkins diet),也叫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法(low-carbo diet),让很多人从此就对米饭这种几乎与碳水化合物可以画上等号的食物进而远志。人实际上,相比面包、面条等主食,碳水化合物当中最难让人长胖的就是白米饭。原因是米饭比较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而且米饭中含有帮助脂肪代谢的维生素B族和亚油酸。用米饭做主食,搭配大量蔬菜,少时肉类和油脂,可以让你在饮食均衡的基础上瘦下来。
吃米饭健康瘦身
喜欢吃米饭又怕胖,还在担心这个问题的MM不用担心了,今天著名的营养学家Karen Miller Wejght Wathers 国际首席科学家来给你解答你想知道的关于米饭的问题。
Q:吃米饭做主食一定会发胖吗?
A: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产热营养素哪个最容易消化?答案是碳水化合物,而且提供的能量比脂肪要小1倍多呢,所以当米饭和肉同食摆在你面前的时候请毫不犹豫低选择主食吧!
此外还有这些好吃又减肥的米饭
日式鳗鱼饭
被称为 元气美食 的日式鳗鱼饭,拥有满满的蛋白质,的确是元气之选!
紫菜金枪鱼饭团
紫菜的营养锌丰富,配上金枪鱼肉的优质脂肪酸,和粗粮米饭组合,就是一道益智餐。
Q:吃米饭和吃面食哪个有助保持身材?
A:每100克的米饭和每100克的面提供的热量是差不多的,但为什么会有吃面食比吃米饭更有利于保持身材的传闻呢?因为米和面升高血糖的速度相比米饭比面食快,在饭后马上检测血糖,就会误认为米饭的糖分更容易吸收。可是如果你选择杂粮饭的话,米饭和面食升高血糖的速度也可以一样甚至更慢。
Q:怎么样吃米饭更能保持营养?
A:每天吃不同种类的米饭,也就是让米的种类更丰富一些。这样吃米饭不但能获得充足的热量,更能得到珍贵的B族维生素。
Q:米饭和粥形态不同,会有营养变化吗?
A:营养上不会与太大的变化,只是因为水分加入会让同样容积的条件下热量变低。大米煮至超60度就会产生糊化作用,使其入口即化,比米饭会更容易消化。从有助于夏侯的角度讲粥更适宜在初秋食用。刚刚入秋的时候身体容易缺水,粥可以补水、补脾胃。
Q:不管是米饭还是面包,可不吃主食吗?
A:提升和卫士唯一一种可以直接给脑部提供能量的营养素!也就是说不吃主食,会使头脑 变笨 ,还会令情绪焦灼。虽说蛋白质和脂肪也能为大脑供能,但在能量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身体疲劳,让大脑 短路 。如果你是一位苗条的MM,就来看看下面给大家介绍美味又营养的饭饭吧!
西班牙 海鲜饭
海鲜是绝对的优质蛋白质的首选,可食性基本偏凉,被食性温和的米饭中和又进过简单的烹饪变成了食性温和又有独特风味的一道热量不高却营养丰富的美味。
口味类别:鲜美有嚼劲
营养亮点: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海鲜烦恼很多时候都不会把米彻底煮熟,这样保留更多营养,而且对牙齿有益。
日本 寿司米饭
想要吃到新鲜又地道的食材,首选当然是寿司!寿司因其热量偏低受到女生们的热捧,其实寿司的营养搭配也很合理。新鲜的米饭配上刺身,优质的碳水化合物加上优质蛋白质,同时厨师会为了综合凉性食材体贴地为你配上紫苏,绝对Perfect!
口味类别:Q型弹牙
营养亮点:题本研究发现冷的米饭比热的米饭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更短,因此更有利于减肥。
美国 芝士焗饭
用浓香四溢的马苏里拉奶酪赶跑坏情绪!芝士这种食材含有可以安抚沮丧情绪的色氨酸,加上新鲜的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可以给身体补充活力,保证你一顿饭下来充满正能量。
饭怎么Fun?听舌头的
长得很相似的米饭,怎么才能让你吃到 个人风格 ?去试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米饭创意料理,不要担心哪个饭里多了肉和海鲜酒会令你发胖,别忘了,米饭的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搭配起来,才是给你精神和好气势的不二秘诀。
版权保护:本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食品中国未经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备案号: 京ICP备号-2